困擾癌症患者以及家屬的,除了沒有預期的生命警鐘之外,選擇一個合適的醫療方式,更是令病人及家屬身心疲憊的困難抉擇。好心的親友們眾說紛紜,有的說西醫副作用太大,有的說中醫效果太慢,也有說西醫是「正規醫學」、見效快,也有說可中醫是「經驗醫學」、夠安全。平心而論,其實不論是中醫或是西醫,在癌症的治療上都很難面面俱到。
中西醫整合治療癌症能增加一份關鍵的力量
事實上,已經有許多大型的研究報告(原文鏈接)證實,中西醫整合治療癌症是可以明顯增加癌症病人的存活率。再考慮正統醫學治療過程的不適以及風險,病患們其實可以利用中醫的優勢,加上西醫的治療,來增加自己的勝算。尤其在治療癌症這個艱辛的過程,多一份救人的工具,就多了一份把握,在危機的時候,往往一份關鍵的力量就可能改變結局,轉危為安。
2017年在台灣,由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輸血醫學科主任邱宗傑主持的一份針對1207名癌症患者做的大型調查指出,最讓癌症患者困擾的症狀前5名,以「疲憊」居冠、高達92%患者飽受疲憊痛苦,其次為睡眠困難、疼痛、食慾不振及憂鬱。這五個最困擾癌症患者的症狀,其實都是中醫可以著手協助提高療愈效果的地方。而放任癌症病人因為這些困擾而遲遲無法恢復健康,往往會降低病人的體力,自我療愈能力,增加其他感染的機會,甚至磨滅患者的求生意念。
西醫在癌症治療的過程中,藉由現代醫療儀器得到的診斷報告是其很大的優勢。但是破壞性過大的西醫治療方法,往往造成許多不良的副作用。而且療程之間的所謂觀察期,其實就是被動的等待疾病復發。這兩個部分,剛好是中醫可以發揮其長處的地方。中醫的針灸和中藥治療,可以相當程度的減少手術,化療或是放射性治療的副作用。而在療程之間的觀察期,更可以調養身體,提高免疫力,一方面降低癌症復發的風險,一方面也為下一個可能的療程培育更好的體質。
現代的中西醫癌症整合治療,主要的目標為
為了達到較好的醫療成果,在不同階段的西醫療程裡,有經驗的中醫師會使用不同的策略來配合:
這一階段主要的方法以補氣為主,並以清熱利濕,理氣通便為輔。常用的處方為補中益氣湯。
化療前後主要的治療原則,以補虛扶正為主,透過補脾益胃強正氣的處方,外加降逆,理氣,清熱,生津,化痰來達到治療的效果。一般會建議在化療前就開始補益脾胃正氣,以其發揮“治未病”的精神,提高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也能提高生活品質,而且可以貫徹療程,得到較好的療效。
在這段時間的中醫治療,以滋陰降火以及保護口腔粘膜的中藥為主。如果有因為電療引起的乾性脫皮,可以塗抹中藥的紫雲膏。針對產生倦怠感的病患,則提供健脾止瀉,補氣升提的中藥,並輔以可以增強體力芳香健胃的藥物,以促進食慾,並且幫助消化。
觀察期的病患治療,中醫的角色就會由前面階段的配合性治療轉換成為以中醫為主的療程了。觀察期的症狀,往往會因為病患的體質以及癌症的種類,期別以及經歷治療過程的不同而有很大的變化。中醫治療會以針灸,按摩以及中藥為主,除了針對當下症狀的處理外,主要注重在加速受傷組織的療愈,增強身體機能的恢復,並且輔以飲食療法,盡可能的降低癌細胞擴散的機會。